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电视 > 民生频道
今天小编想跟各位聊聊咱们淄博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可能淄川的朋友对这种地方传统戏剧比较了解一些。虽然比不上京剧、豫剧、吕剧这些大的戏曲种类,但毕竟是反应咱们淄博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种类之一,对了解咱们淄博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聊斋俚曲,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聊斋俚曲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它用明清俗曲作曲牌,以白话方言为载体,用曲牌联套为结构形式,以唱白相间、散韵交织作文体,编织成了包含小曲、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综合体。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蒲松龄坐馆三十余年的西铺毕家是豪门贵族,一直就有编写演唱俚曲的传统,这给蒲松龄编写俚曲故事准备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
从写作形式看,聊斋俚曲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的发展过程,更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琴书说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戏演变进程,如最后完成的《禳妒咒》《磨难曲》与《墙头记》。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进而转化为与大众同悲同喜的境界。
现在咱们俚曲文化得到重视和保护,为了贴合新时代,创作出了很多符合现代时代特色的新的俚曲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聊斋俚曲传承人陈倩先生讲讲他和聊斋俚曲的故事。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