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助力乡村振兴,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中华宽带网 2020-05-22 21:41:36 字号:- +

新华社发 4月21日,在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工作人员赵国胜通过手机操控多功能植保机。“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积极推动蔬菜大棚升级换代,2019年将AI人工智能引入蔬菜大棚管理,通过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调控蔬菜种植、生长环境等数据。

五月的齐鲁大地,麦穗饱满、丰收在望。古老的田野,因为注入了科技的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2018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6月视察山东时,总书记对山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将“深化农业科技‘展翅’行动”作为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1+5+N”政策规划体系,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山东制定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持续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实施现代种业创新、智慧农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对农业的支撑更强,农业大省的担子挑得更稳健有力。


粒粒有科技

扛起“中国饭碗”的山东担当


5月21日,在惠民县姜楼镇利达源粮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万亩麦田里,结实的麦穗又匀又壮,麦芒已微微泛黄。合作社理事长杨秀平说,地里种的是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他们2017年试种,不仅产量高于普通麦,而且因优质强筋、市场供应稀缺,每斤还能多卖1毛钱,种地效益一下子提高了50%,今年带动发展了6万亩。

良种要配良法。杨秀平对他们采用的栽培技术如数家珍:宽幅精播、“两深一浅”、二次镇压、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这些技术,由省农科院专家和当地农技部门传授,他们几年前就掌握了。“‘两深一浅’每亩节本增效200元,二次镇压每亩增产50公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说。

粮稳天下安,良种是关键。包括“济麦44”在内,省农科院作物所2013年以来新培育了自主产权品种22个。目前,山东培育的“济麦22”“鲁原502”位列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前三;去年夏收,山东十天三破全国冬小麦高产记录,“烟农1212”是目前我国冬小麦高产和旱地小麦高产“双记录”保持者。“登海”系列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3以上;蛋白脂肪双高品种“齐黄34”成为黄淮海大豆主导品种,以1100万元创全国夏大豆品种转让金额之最;希森马铃薯在国内累计推广种植3150万亩,并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2019年,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56%,高于国内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019年,山东粮食总产量1071.4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53%。

不仅是粮食。近年来,山东突破了世界第一大对虾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育种关键技术,开始摆脱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将种虾售价降低一半;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牡蛎新品种;蔬菜优良品种由早年的80%依赖进口,转为80%自给。

深耕垄亩,力拓粮田。2012年至2017年,山东在东营、滨州、德州等环渤海盐碱地区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区由最初的1万多亩扩展到100多万亩。通过改良土壤、选择耐盐碱品种、应用小麦“两深一浅”水稻“盘育机插”等栽培技术,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平均亩产达到403.1公斤,较工程实施前增加近100公斤,累计产粮8.5亿公斤。眼下项目结题,但工作并未结束,山东在继续打造“渤海粮仓”升级版。

成果频出的背后,是山东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省财政厅统计,山东省级财政用于农业创新研究、种业工程、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农业科技投入,从2013年的4.3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59亿元,年均增长7.2%,其中“良种工程”至今持续支持了25年。

省科技厅统计,近年来,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涉农项目一直保持较高比例。如2019年,涉农项目占获奖项目的18%,其中一等奖占20%,农业领域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了省农科院院长、花生专家万书波。目前,农业领域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奖专家6名,占总人数的22.2%。



农民和院士做邻居

科技支撑农业转型升级


山东用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但土地和水等资源供给有限,面对新时代新需求,如何创新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还是要靠科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让乡村振兴后劲更足。

在菜乡寿光,洛城街道寨里村被“院士棚”包围了。农民的宅子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试验棚”一路之隔。这里是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是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功能板块。

在中国农科院的一个试验棚里,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种西红柿育种材料,不远处的实验室里,十几名该院研究生穿着隔离衣在工作。去年,该院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院士4次来寿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的试验棚,一个玻璃温室占地120亩,应用正压过滤消毒调温调气系统、智能栽培管理系统等100多项专利技术,生产效率是普通日光温室的6-7倍,并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离基地几分钟车程,就是由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2018年7月在寿光揭牌成立。中心由方智远、李天来、邹学校、赵春江4名院士领衔的67名专家,组成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专家委员会,围绕口感风味和营养品质,建设了国内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和分析实验室。凝聚专家智慧、寿光农民经验,编制了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番茄、黄瓜等2个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即将由农业农村部颁布。“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颁布后,寿光将第一个施行,推动寿光菜提质增效,引领全国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寿光市市长赵绪春告诉记者。

苹果是山东名产,产量占全国的1/4。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果园老化、栽培模式落后、地力下降、设施不配套等原因,山东苹果产业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有所下滑。重振的出路还是在科技。

山东十个苹果,六个在烟台。在招远市蚕庄镇,烟台市农科院依托国家苹果育种中心、国家苹果育种创新科研基地等平台,选择了“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品种类型,繁育苗木,帮助烟台市红果果家庭农场建成苹果新品种试验基地。

“我们引进种植了红黄绿特色新品种30余个,‘珊夏’细脆、‘秀水’浓甜、‘华硕’个头大……它们卖价比富士高出2倍左右,一个能卖5元钱。”农场负责人刘禄强说。今年,他调减了富士,扩大新品种种植面积,同时,对现有的老龄郁闭果园进行“隔一行去一行”的改造,改造后产量虽会减少20%,但果子个更大、上色好,收益预计能提高50%。

初夏的烟台,40万亩刚改造的老果园生机勃勃。烟台市去年底提出,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苹果产业发展,每年更新改造40万亩老旧果园,力争3年内基本完成老旧果园改造升级。去年,省政府批复建设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以科技创新引领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山东省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依托科技支撑、品牌培育等六大工程,到2025年,全省苹果亩均效益增加500元以上,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一场“苹果革命”正在掀起。

山东是水产品产量第一大省,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在莱州湾,通常养在滩涂的蛤蜊,被推到了15公里外的海底;在荣成,正在收获的海带船和参观海洋牧场的游人擦肩而过;在日照东部离岸130海里的黄海深处,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即将迎来10万尾三文鱼的丰收时刻……

不仅是种植养殖。依托省林科院的速生林木材定向重组产业化项目,几百元一方的速生杨木材变成了万元一方的“名贵树种木材”;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水果流通保鲜技术支持,蒙阴蜜桃漂洋过海卖到了迪拜;鲁花集团经过10多年科技研发培育推出的鲁花高油酸花生油新产品,拉动花生种植户每亩增收500元……

在平原、在山间、在海洋,在车间里,在市场上,科技给农业插上了翅膀,让大地更丰饶、海天更宽广。



论文写在大地上

乡村振兴结硕果


每天,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玲依然6点起床,6点半前后给手机里的10个果农微信群发去“每日技术”。这个动作,2016年至今从未间断。

“跟着李县长种果树,心里踏实!”五莲县汪湖镇大湖村村民岳兆文说。2015年,李玲被选派到五莲县当科技副县长,第一件事就是推广大棚果树,岳兆文是她的第一个示范户。如今,五莲的大棚果树已发展到几千亩。李玲还组织果农外出学习、帮当地引进了院士工作站、办起了“樱商大会”……眼看着五莲果业蒸蒸日上,县领导、果农一再挽留她,李玲一干就是4届。去年临走时,100多名果农自发来送她,她坐下来给果农上了最后一堂课,临别约定每日发技术信息给大家。

2015年起,山东向各县市区选派了5批、793名科技副职,有的市还向乡镇选派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实施了16年,目前有5602名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2018年,省委选派50支由副厅级干部领衔的“乡村振兴服务队”驻点工作,从高考学生中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从事乡镇农技推广;2016年,省科技厅组建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2019年,在全省县域由科技特派员组建了445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山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农科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与农民结合越来越紧密。

习惯精耕细作的山东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更强、本领更高了。山农大园艺学院教授姜远茂是我国“十三五”苹果产业药肥双减项目首席专家,他发现,项目组每年搞的“中国好苹果”大赛,山东农民获奖最多;地头授课,山东农民参加最积极。蓬莱市果树总站站长徐月华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蓬莱通过国家审定的苹果新品种中,烟富10、烟富7、元富红、九艳香、八仙早富等品种都是农民首先在田间发现的。

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上来了。背后的力量之一,是体制机制创新。2019年,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绿色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品种实施权转让合同金额1500万元,创国内小麦品种转让金额之最,目前到位400万元,扣除成本之后约七成分配给了成果研究团队。记者从该院获悉,2015年该院科技成果收益管理办法出台前,成果转化凤毛麟角,办法出台后,2016-2019年,全院成果转化共1046项。

职称评聘也打破了“唯论文、唯获奖”倾向。2018年,山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骆洪义在农民的大棚里获知了自己被聘上教授的消息。若论获奖成果和论文数量,埋头做应用的骆洪义并不够,但他研发的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和作物专用水溶肥已推广上万亩,学校按新规,把大红的教授聘书颁给了他。

经过持续培训,山东的高素质农民在成长。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36岁的农民牛庆花,5年前还是个在家种地、喂猪的普通家庭妇女。2015年,一场电商培训让初中文化的她触了网。现在,她的网店“孟良崮果园”年销售额600多万元,带动了上百户乡亲致富。2012年以来,山东加大财政投入,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余万人次,越来越多的牛庆花们,走上科技致富路。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科技为翼沃野丰,乡村振兴干劲足。山东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全国乡村振兴作出山东贡献!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