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丁隆昌,1931年生。1944年5月20日参加八路军,在后勤医院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淮海战役时,在临沂后勤部队工作。
5月20日,对于83岁的老战士丁隆昌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他加入八路军成了一名战士。七十年后,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丁隆昌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博山区白石洞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1938年日军侵占莱芜,中共莱芜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积极投入到抗战烽火,这一年,丁隆昌只有九岁。
丁隆昌
在战争年代残酷起来,直接不可想象。我的童年、少年、青年都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度过的。
战争中的杀戮和死亡在年幼的丁隆昌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十三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找到了驻扎在莱芜台头区的八路军鲁中后勤部队,成了八路军的一名小战士。一年后,丁隆昌被分在后勤医院工作。
丁隆昌
护士长和我说,你去手术室,你的任务是什么呢?这些重伤员,腿、胳膊不能救治的就得截肢,你的任务就是手术完了以后,你就打扫这些残腿,去老百姓家找两个筐子挑着,去山坡里找个地方去埋。
虽然埋下的是战士的肢体,但在他的心灵里,却埋下了对战争仇恨的种子,他日夜盼望着战争结束的那一天。1948年,丁隆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淮海战役打响了。淮海战役中,丁隆昌所在的后勤部队在临沂,有一天他们突然接到任务:到沂河头接伤员。部队组织了一千多副担架白天黑夜连续行军,当时,部队的药品和后勤补给严重缺乏,药品常常供应不上,即使是取弹头也没有麻药。
丁隆昌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伤员下来没有麻药怎么办?他就点上一支烟说:“孩子你吸吸这支烟就止疼了”,伤员就吸着烟的功夫(就割开了)。打得已经是不行了,打烂了,神经也断了。
战士们断脚趾、手指,在当时来说都算是轻伤,有的战士为了把麻药节省下来留给其他战友,他们忍着剧痛硬撑着。
丁隆昌
(疼得)叫啊,白黑地叫,你必须想办法安慰他,你说能没有同志感情啊。
前线源源不断送来大量伤员,那时候医院没有房子,丁隆昌他们走到哪里就住到当地老百姓家里,寺庙、教堂、广场都变成了他们临时搭建起来的手术室。
丁隆昌
晚上开会,准备接淮海战役下来的伤员,也就到了七、八点钟,那个村很大,满街都是伤员啊,都住满了,都是上百上千的,你想一副担架多么长,这一条街上满满的。来的伤员,大冬天从战场上送到我们这,解开战地的包扎之后都臭了。下来的伤员,也有国民党的伤员,不是优待俘虏吗?有这个政策,我们抢救完了咱们的战士,再去给他们换。
战士伤亡严重,医护人员又缺乏,他们只能发动周围的百姓,帮助医疗队救治伤员。
丁隆昌
那时候换下来的绷带什么的,医院所有的人,我们住的医院附近有条小河,男女老少都去河里,把带脓带血的绷带洗了,然后再重新消毒。那时候艰苦,不能浪费啊,一块纱布也不能浪费,冬天砸开冰也得洗啊。
淮海战役中,我军参战部队六十万人,而参加支前的老百姓就有五百多万人,老百姓提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的口号,无数支前民工头顶国民党飞机轰炸,推着小车把军粮、弹药送往前方,将伤员安全运到后方医院。
丁隆昌
那一年太冷了,大夫处理伤员,我们就帮着,腿上受伤我们抬着,(松开绷带)处理了再绑上。那一年冬天,松开有脓血什么的你得洗手啊,怎么洗啊?光洗洗这两个指头啊,不敢用凉水洗啊。
为了不让战士们受冻,妇女们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甚至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战士们做军衣。为了不让战士们挨饿,老百姓宁愿自己饿着,也按时给部队送饭。当时解放区的人民刚刚翻身解放,家里并无存粮,人民缺衣少食,但他们却勒紧裤带,把一碗一瓢省下的粮食,毫无保留地送到前线。在人民群众中传颂着这样一首民谣: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上。
说起当年艰苦救治的场景,丁隆昌至今仍历历在目。战争年代战火纷飞,伤亡惨痛,有太多像丁隆昌这样的医护人员,在药品和设备极度缺乏的环境下,他们仍竭尽所能救治伤员。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些在战争中为伤员辛苦奔波的医护人员,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铸就了战场上一道牢不可摧的防线。
拍摄时间:2014-2015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