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老党员讲故事|革新在博陶
中华宽带网 2021-04-24 09:39:47 字号:- +

老党员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战争时期,他们同样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老党员讲故事”系列片,让我们去了解山东博山陶瓷厂的革新之路。

杨骏昌,博山人,1925年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山东博山陶瓷厂厂长。

王长永,博山人,1937年出生,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山东博山陶瓷厂办公室主任。

1950年至1952年是我国经济恢复时期,为尽快恢复生产、摆脱困境,中共博山市委号召机关单位开展生产自救。1950年7月,淄博专署用5000斤小米做资本,在山头地区租赁私人圆窑一座,筹建建华窑厂。

杨骏昌

因为山头来讲很早时候就搞陶瓷了,那个时候都是一家一户,私人干的,手工作坊,作坊形式,还有的是馒头窑。它就是这样(老党员用手势比划),前面有个门,它那个窑挺高,后头是两个烟囱,得烧四五天,点上火烧四五天这一窑才能成熟了。

1956年,在建华窑厂的基础上,通过公私合营与行业改造,成立了博山陶瓷厂。建厂之初,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非常艰苦,陶瓷生产都靠人工完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运送陶瓷都是用小推车,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很大,家家户户都住在厂里,白天晚上加班生产陶瓷。

杨骏昌

建厂时候设备比较简陋,手摇轮、牛拉碾、牛驴拉碾,(粉碎)原料是牛驴拉碾,这在当时设备工艺比较落后,那时候就是手拉坯,烘干还靠太阳,在外面阴天下雨不能干,那个时候是那种情况。

王长永

一般来说推车就是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独轮车还不是轴承化的,是用老式的木头做成的,外头来拉货都是用马车啥的,手推车往外运,厂内的运输工具主要是靠独轮车来推。

生产陶瓷从和泥醒泥,一直到把泥掺和到能达到手拉坯,这就要求车间的地温常年维持在50度左右,在如此高温的环境里长期从事生产劳动,脚不能长时间接触地面,为保证生产,大家想了各种办法来降温。

王长永

我来了之后,我曾经在模型(车间)搞模型,底下是地炕,那个旋模型的轮子就在地炕上头,底下就不敢用脚踩,放上砖,再使上板条站上头,然后再弄上只桶,灌满水,毛巾就放在里面,热了就擦,来回擦,这样来降温。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博陶发展的脚步,通过贯彻《国家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博陶不断进行整顿,改善并加强企业管理,自筹资金发展企业,使企业面貌为之一新。然而随着订单的增多,圆窑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

王长永

圆窑是间歇式(窑),就是说它这一窑烧完了以后,得全冷了才能出窑,得把火全灭了,凉上几天以后才能出窑,还得用吹风机排着风,最后凉得差不多了才能出窑。

为了加快生产并保证质量,厂党委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提出“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实现陶瓷生产自动化”的目标,那时,全厂工人都非常拥护厂党委的决定,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总结经验,探索新技术。

杨骏昌

那时候这里还有个车间,在这个车间里安排人专门搞,那时候厂大人又多,再一个经济实力也比较好,拿出十个二十个人专门常年搞研究,把技术人员调上,比如金工那时候厂里一般机械自己就干。

当时国内其它陶瓷厂都是停留在圆窑生产阶段,并没有可借鉴的技术。后来经多方打听,也只有沈阳的一家耐火材料厂有相关的设备。于是厂里决定成立研究小组,马上奔赴沈阳,去看看人家是如何生产的,但不巧的是正赶上海河发洪水,尽管这样,大家没有一丝动摇,仍然坚持奔赴沈阳。

王长永

天津海河那边发大水,正好是雨季,也没法走了,胶济线不能走了,走的海上,从威海烟台那边坐船到了塘沽,从塘沽又到了天津。那个地方还都没修起来了,实际上房子都是光露着屋顶,树光露着树梢,到处是水。

大家到了天津才发现,城市大部分被洪水淹没了,铁路、公路都不能通行,但是去学习的念头并没有因此受影响,研究小组组长想了个办法,大家一起好不容易说通了一户当地的渔民,请人家用渔船把研究小组送出了天津市,之后再继续北上。

杨骏昌

他到沈阳去参观,那个时候沈阳陶瓷厂,他是搞地砖釉面砖,回来开始搞。厂里有修配车间,那时候就搞金工做实验。弄的链条,买来之后慢慢(研究),机子是自己慢慢模仿制造,画图,以后这厂里的机械,成型这套机械,都是自己干的,创新,双头钻都是自己干。

为了尽快实现陶瓷生产自动化,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下了班也不回家,都靠在单位,一起搞创新。

王长永

大人小孩,一般下班都不早回去,都是填地槽、抬土,又是锨、镢,都要再多干一会儿,下班之后就是为单位做贡献,这些老工人都出力了 。

杨骏昌

遇到困难就是攻,那时候工人都有干劲,技术人员也挺钻。那时候的厂不和现在的厂一样,现在就是生产就行,那时候是社会办厂,这一个厂就和个小社会一样,当时厂里成立了生活办公室,为了确保职工的生活,出去买白菜和地瓜干,保证后勤。

全厂上下齐心协力,不畏艰难,经过反复研究试验,l963年,终于建成全国第一条简易煤烧日用陶瓷隧道窑,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博陶党委号召广大职工“自力更生,将创新进行到底”,全厂职工和技术人员攻坚克难,于1964年又试验成功了链式烘干机,职工们用双手和智慧接连创造了陶瓷生产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到60年代初,山东博山陶瓷厂已经成为全亚洲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为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

拍摄时间:2014-2015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