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default/images/app_code.jpeg)
齐点淄博APP
![](/themes/default/images/wechat_code.jpeg)
齐点淄博微信
![](/themes/default/images/douyin_code.jpg)
齐点淄博抖音
![](/themes/default/images/kuaishou_code.jpg)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其中,淄博经开区入选绿色工业园区。从获评2023年度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到上榜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传统产业占比居高的淄博经开区有何绿色密码?
因地制宜 激发活力
淄博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企业,近年来,因车间房体陈旧、设备老化、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借助淄博经开区在淄博市率先启动的区级绿色工厂评价机制,企业提升改造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生产‘三费’每吨下降11.84元,同比节省26万元;销售额增长近2000万元;以往不敢邀请客户来参观,而在2024年,却成功开展了主场营销活动,接待客户参观近20次。”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说,创建绿色工厂让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绿色制造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以“绿”为底色,向“绿”而行,淄博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并非个例。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淄博经开区的既有产业中,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高能耗高排放的情况较为明显。工业绿色发展之路刻不容缓,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成为重要任务。
相对于粗放发展,绿色化转型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额外的技改投入。如何调动企业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成为摆在淄博经开区面前的一道考题。
“国家、省、市级绿色工厂评选门槛较高,如果仅从规模大、基础好的企业中挑选出几家去申报,并不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淄博经开区工业科技局局长陈宁说。自2022年起,淄博经开区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工厂全覆盖专项行动,为推动工作高效开展,创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梯度培育方式,政府不仅引导企业“跳”,还会帮助企业“跳”,循序渐进激发企业绿色升级的积极性。
政企携手,企业含“绿”量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底,淄博经开区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3家,市级绿色工厂14家,区级绿色工厂154家,淄博经开区也是淄博市首个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倒逼转型 焕新跃升
2024年1—11月,淄博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02.73亿元,同比增长14.5%,列全市第2位;增加值增速13.1%,列全市第3位;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55亿元,同比增长37%。
成绩背后,是淄博经开区倒逼亩均效益不高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国内丙烯酰胺最大的出口商,山东瑞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技术、设备焕新,掀起一场精细化工领域的“绿色革命”。在保留原有系统及设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烘干工艺余热回收、水合车间制冷工艺、中和反应车间深冷工艺这三部分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省蒸汽16000吨,成本下降1200余万元。
“亩均效益评价机制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一刀切’是行不通的。”陈宁表示,淄博经开区创新性地提出了“暂D”类评价工作机制,在原A、B、C、D四类评价等级基础上,将亩均税收低、能耗水平高、迫切需要提升的企业列入“暂D”类,同时要求企业提报《企业提升方案》,并根据实际整改提升成效确定最终评价等级。在评价等级分配上,采取减少B、C类企业占比,扩大“暂D”类及动态评价企业覆盖面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重视程度。
在淄博经开区,亩均效益改革成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和动力源。
从10年前江北规模最大的建筑艺术陶瓷生产企业,到成功跨界宠物冻干食品领域,山东齐康佰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突破转型瓶颈,实现蜕变。作为2024年市级重大项目,齐康佰欧宠物功能性冻干食品项目一期3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一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负责人说。
如今,工业企业是否属于“优等生”,不再由规模等指标简单判定,而是通过强化亩均产出与效益,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企业真正“变”起来、“干”起来、“活”起来,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逐“绿”而行 向“绿”而兴
绿色工业园区的定义,是工业企业绿色制造、园区智慧管理、环境宜业宜居的工业集聚区,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工业领域的直接体现。
赤泥是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高盐高碱工业固体废弃物,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就会产生1吨至2吨赤泥。氧化铝产业是淄博经开区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其赤泥产生量全市最高。曾经,如何处置这些赤泥,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难题。
“公司对第一赤泥堆场开展绿化生态修复工作,坝顶周边、马道边种植火炬树,坝顶及边坡撒花种子,陡坡点状绿化,坝顶种植冬青。”中铝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山东)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部覆绿是中铝山东赤泥库生态治理的第一步。企业利用闭库后的土地资源,开发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清洁再生能源项目,产生电能用于企业继续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铝山东赤泥综合利用率达36.76%,比2023年提高了22.46个百分点。更为可喜的是,中铝山东赤泥胶凝材料研究项目已建成达产,可年消纳赤泥20万吨。
加强赤泥绿色利用对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淄博经开区针对赤泥重点打造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因地制宜将赤泥堆场变废为宝。一是推广利用赤泥生产建材产品,形成铝土矿—氧化铝—赤泥—建筑材料的产业链条,促进赤泥在建材行业的发展和应用;二是推广利用赤泥生产高铁砂(铁粉),形成从铝土矿—氧化铝—赤泥—高铁砂(铁粉)的产业链条,高铁砂(铁粉)作为炼钢的辅料,促进赤泥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为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提升赤泥利用创造力、驱动力,增创赤泥利用新优势,淄博经开区集中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科研项目,并充分借助国家有利政策,降低税收减免门槛、提高科研资金投入、构建赤泥利用奖励机制。在全面提升审批效率方面,围绕赤泥综合利用,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并为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用最快速度、最短时间进行评估、审核、批复,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运行。
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肩负主城区“提质增容”重任的淄博经开区,正牢牢锚定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窗口的使命,持续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制造业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与企业“双向奔赴”逐“绿”而兴的发展新路。
来源:学习强国
![](/themes/default/images/app_code.jpeg)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themes/default/images/wechat_code.jpeg)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themes/default/images/douyin_code.jpg)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themes/default/images/kuaishou_code.jpg)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