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推荐 > 要闻

新华全媒+丨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考察回访记
中华宽带网 2021-03-26 22:17:39 字号:- +

三月的八闽大地,春风送暖,山明水秀。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曾工作17年多的“第二故乡”——福建。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南平、三明、福州等地考察调研。

  2020年12月1日,武夷断裂带峡谷内云雾缭绕,村庄若隐若现(无人机拼接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循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进行回访,感受八闽大地干部群众的振奋鼓舞。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绩。

  【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

  曾经贫穷落后的俞邦村,如今楼房成排、绿荫如盖、溪水潺潺。

  走南闯北、披星戴月,沙县人把小吃做成了风靡全国的大产业,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风貌(2020年11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于1999年3月和2000年8月两次到沙县考察,为沙县小吃发展“支招”。

  时隔20多年再赴沙县,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我们要打造沙县小吃原材料基地,深度挖掘沙县小吃文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沙县小吃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夏茂镇镇长张卫华说。

  同样是在沙县,一场被称作“唤醒沉睡的群山”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曾在福建率先展开并持续深化。

  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时,向正在办不动产权转移登记的沙县高桥镇新坡村村民张祖暖了解情况。

  “总书记问得仔细,对林业情况十分熟悉。”张祖暖回忆。

  林改有力推动了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沙县林农涉林收入从2002年的750元提高到2020年的6100元。

  一片茶叶,是闽北武夷山人世代相传的手艺,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内,茶农杨文春正把套种的油菜翻埋到田地里。

2021年3月23日,茶农在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除草。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在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团队指导下,杨文春以套种方式经营茶园,不仅产量提升,价格也高出了近30%。

  “生态茶园的做法得到了总书记的认可,让我备受鼓舞。”廖红说,“接下来将扩大合作社规模,推广生态茶园种植模式,让更多茶农从中受益。”

  【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一句暖心话,道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牵挂。

  “总书记询问我母亲看病费用、报销情况,我回答这次花费1.3万元,自费4000多元,总书记听了很欣慰。”市民张丽萍回忆起在沙县总医院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2012年以来,三明市先行先试探索医改新路径,形成“三医联动”等改革经验,成为备受关注的全国医改样本。

  2020年11月18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改革不变的价值取向。

  “总书记要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明市将继续‘冲锋陷阵’,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探索三明方案,努力让老百姓少得病,晩得病,不得大病。”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表示。

  福建多山、多绿,打造高品质生活,用好生态“福利”是重要一环。

  福州市福山郊野公园是新晋网红打卡点,长达20公里的步道依山而建,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登高远眺,福州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取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福州福山郊野公园祈福台附近春色(2021年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在福州的工作经历,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总书记牵挂着福州山水城市建设,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我感到很自豪。”郊野公园项目设计负责人陈志良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有福之州’更加宜居宜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留住城市历史和文脉】

  福建南平历史上文化昌盛,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此“琴书五十载”。

  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南平武夷山的朱熹园,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这是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内的朱熹雕像(2021年3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朱熹名言。

  九曲溪畔、隐屏峰下,朱熹园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见证了宋明理学、朱子文化、闽北文脉的风雨沧桑。

  “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向总书记汇报了有关情况,他深有感触,“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巨大的思想宝库。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朱子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实现朱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片三坊七巷,记录着半部中国近代史,也凝结着一座千年古城的文脉印记。

  南后街、郎官巷、严复故居……习近平总书记24日在福州考察,来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街区的古厝绿树(2021年3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早在1991年,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就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推动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有力促进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总书记阔别这么多年又回到坊巷,作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倍感振奋。”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涛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把古厝保护好,把文化弘扬好,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记者涂洪长、王成、林超、陈弘毅、张华迎、邓倩倩)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