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资讯
■实习生 卢倩蓉 本报记者 王彦
继北京三场热演后,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本周献演上海,将于12月13日至15日登陆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再次展现敦煌的千年光华与文化召唤。
该剧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编剧、导演,青年演员张艺兴主演。北京演出期间,观众在剧中跟随年轻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穿越百年,与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的故事相遇,沉浸于华夏文明的恢宏画卷,为中华文化的璀璨与瑰丽由衷感叹。
“对真正的敦煌艺术,我们是望尘莫及的,只能怀着无限敬仰。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尊重的层面上,否则就会畏手畏脚、止步不前。”提及创作初衷,田沁鑫回忆,在敦煌采风时团队意识到,面对这片承载千年历史文明的沃土,任何的艺术形式恐难望其项背。时值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作为文艺工作者,以创新艺术形式致敬敦煌文化,回馈喜爱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观众们,创作一部叫得响留得住的作品是使命赓续,更是理想当“燃”。
《受到召唤·敦煌》应运而生。作为国话首部音乐话剧,音乐的叙事作用在舞台上发挥到极致。该剧经两年八个月的潜心打磨,16首原创音乐,7路威亚穿梭,13台电影级镜头,1200多平巨幕,AI、裸眼3D等技术的加入,带来近乎极致的视觉和沉浸式体验,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既青春现代又满载中国审美的“敦煌空间”,令观众“一梦入敦煌”。
北京首演后,不止年轻网友们纷纷化身“自来水”和“夸夸团”,争先恐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安利”金句唱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王一川更动情表示:“最打动我的是敦煌两代人之间心性的沟通、相互的召唤。”戏剧和音乐相融合的精神延宕深入人心。
在当代讲述敦煌的故事,望向的从不是死去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千年的生命。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在舞台上活化敦煌世界,需要创意与科技并举、传统和现代相彰。《受到召唤·敦煌》走出戏院,走进体育场馆,将传统的戏剧舞台表演形式丰富为一场汇聚非遗、科技、禅意、潮流甚至AI的先锋音乐戏剧现场,将敦煌文化的魅力化为永恒。
活化传统,黄钟大吕不是唯一路径,年轻态的表达同样是有益探索。田沁鑫导演意识到,既然要让敦煌“年轻”起来,同龄人间的“对话”总是更有共鸣,加之她长期关注青年文艺工作者成长,更善于发掘青年演员身上的闪光点,最终确定下以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张艺兴主演,年轻化的艺术家团队挑大梁的主创班底,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敦煌,感受敦煌,进而受到“召唤”,甚至将敦煌蕴含的传统文化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剧中,张艺兴一人分饰“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和生活在21世纪中叶的青年张燃,漫长的时间跨度和迥异的角色特质在舞台上生动呈现,常书鸿先生的誓言“我会为守护敦煌坚定不移,燃尽此生!”掷地有声,令不少年轻观众热泪盈眶。除此之外,年轻演员们还被观众称为“全能选手”,除了扎实的表演和台词功底,唱跳皆优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电音一响,就忍不住跟着旋律打拍子”。灿烂悠远的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正是在这种“师古而不泥古,师心而不师迹”的传承弘扬下,绵延千年且长存长新。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