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4时27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将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轨短期驻留。
首次将果蝇带上太空 神舟十九号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29日召开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的“太空格物”主题,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生长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等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介绍,在神十九任务期间将执行开展包括生命科学、流体、燃烧、材料等实验,特别是生命科学实验。这次将要带上果蝇,要在太空建立一个亚磁的环境,研究在亚磁环境下果蝇的一些生长发育以及它的一些行为。这是国内首次把果蝇这种动物带上太空。张伟介绍,随着实验装置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未来还将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小鼠实验。
神舟系列科学实验成果丰硕,多个项目都属首次
从1999年11月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返回至今,25年间,神舟飞船连战连捷、发发圆满。在确保任务圆满成功和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神舟系列科学实验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多个项目都属首次。
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开展的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中,新一轮舱外暴露实验备受关注。据介绍,材料舱外暴露实验中的样品是完全暴露在宇宙空间的真空、微重力、高能粒子辐射等复杂的环境中,空间温度变化可达零上100多摄氏度到零下100多摄氏度。通过暴露实验可以揭示材料组织结构损伤、性能衰退以及功能失效与破坏的机制,推动柔性太阳翼等大型空间可展开机构材料、空间机构润滑材料、月球基地建设材料、精密电子设备中子屏蔽材料等先进材料的空间应用。开展空间材料在轨暴露实验,可以提高材料及其制品在空间服役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此外,利用高温科学实验柜开展的新型材料空间生长研究项目,中国首次在空间获得了地面难以制备的高质量晶体材料,对高性能多元半导体合金材料制备具有指导作用;利用生物技术实验柜开展的人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靶点研究、对骨骼肌影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项目,取得的成果为促进骨折、脊柱损伤修复等骨质疾病的防治以及对抗肌萎缩、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这是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中国空间站部署了科学实验柜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设施,能够在轨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物理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中国空间站已成为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各项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