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山东

“齐鲁粮仓”满当当!
中华宽带网 2024-09-09 09:22:49 字号:- +

  □数据整理:毛鑫鑫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制图:于海员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间,山东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齐鲁大地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今天起,大众日报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关键字看成就”全媒栏目,用一个个关键字、一组组发展数据,生动展示山东75年来的奋进历程和辉煌成就,为“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汇聚强大力量。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安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山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以占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12%的水果和13%的水产品。

回望1949年,山东粮食总产仅为870万吨。从1978年到1987年,山东粮食生产进入快速增产阶段,1984年总产突破3000万吨。此后,1993年首次突破4000万吨,2014年突破5000万吨,2023年达到5655.3万吨,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5.5倍,已连续10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连续3年稳定在5500万吨以上。

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山东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努力建设“齐鲁粮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山东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600多万亩,今明两年还将新建147万亩、改造提升613万亩,建设更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同时,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力争到2035年实现新增耕地24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向盐碱地要更多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济麦”系列、“山农”系列、“登海”系列……山东选育出一大批小麦、玉米高产稳产品种,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全国推广面积前10位的小麦良种有5个是山东培育的,其中“济麦22”已累计推广3.6亿亩,有12年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

良种配良法。山东广泛普及推广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宽幅精播、“一喷三防”等关键增产技术。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耕种收从完全依靠人力发展到90.6%的综合机械化率。

不仅“米袋子”满满当当,“菜篮子”“果盘子”也愈发充实。山东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长期居全国前列,为丰富百姓餐桌作出突出贡献。2020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元,2023年增长至12531.9亿元,持续领跑全国。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