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权威发布

权威发布丨淄博市委、市政府出台指导“三农”工作一号文件
中华宽带网 2025-04-15 16:08:01 字号:- +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玮

4月15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邀请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向社会发布我市“三农”工作的有关情况。

过去一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粮食总产达到150.35万吨,粮食面积、单产、总产连续5年实现“三增”。“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蔬菜总产203.9万吨、水果总产115.2万吨,均在高基数上实现新增长。数字农业强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开展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拓展试验任务,新实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38个,发布典型应用场景20个,“齐农云”业务场景持续完善,“中农数院”新引进创新团队4支、孵化数智企业2家。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20家,新获批创建昆仑镇农业产业强镇、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等“国字号”平台,高青黑牛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全面起势。把片区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省市县梯次建设乡村振兴片区104个,形成良好发展势头。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指导临淄区、沂源县片区,与会领导给予高度评价。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水电气暖等工程深入实施,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村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三农”工作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4月15日,《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扛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两个党政同责,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良种、农机等基础支撑,推动粮食稳面积、提单产。

推动数字农业强市建设提质扩面。深化拓展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齐农云”迭代升级,高质量建设“中农数院”,打造粮食、蔬菜、黑牛奶牛等6条“链通数融”的数字农业产业链。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升行动,推进淄博农品品牌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

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构建乡村振兴片区“三级联创”格局。聚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强村庄风貌管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乡村治理提效赋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建设文明乡村、平安乡村。

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础性支撑。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健全投融资和用地保障机制,形成切实关注“三农”、优先抓好“三农”的良好局面。

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主要有三个特点:

突出改革引领。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文件聚焦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三资”管理、乡村建设建管机制等领域,用改革创新的“有解思维”破解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畅通资源要素流通渠道,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突出数字农业。打造数字农业强市,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文件聚焦我市特色,明确提出数字农业强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把数字农业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安排部署,努力保持数字农业改革发展全国领先优势。

突出农民增收。文件把握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要求,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贯穿于“三农”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对产业富民增收、稳岗就业增收、联农带农增收作出具体部署,激发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并统筹考虑财政资金项目、惠农补贴等涉农政策落实,多渠道推动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淄博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